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"降准"体现货币政策稳定性有效性 货币政策稳健取向

来源: 人民日报  2021-07-26 10:33:30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  日前,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(不含已执行5%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)。本次下调后,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.9%。据有关负责人介绍,此次降准是为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,提升金融服务能力,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。当前货币政策仍坚持稳健取向,着力增强稳定性有效性,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。

      看待政策取向,要坚持系统观念,看整体、看大势、看实质。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、合理适度”。初步统计,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2020年同期少3.13万亿元,比2019年同期多3.12万亿元。货币政策总体上既完成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逆周期调节任务,也保持了连续性、稳定性、可持续性,没有急转弯,不会急转弯,而且体现了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用好宝贵时间窗口推动改革创新、进行跨周期政策设计的考虑。

      从整体上看货币政策稳定性,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范围内,没有搞“大水漫灌”。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增速同比降低2.5%,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同比降低0.9%,月度CPI和PPI双双回落,相对宽松的环境为降准留足空间。降准后,银行体系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。释放的资金将被“对冲”:一部分被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,一部分被用于弥补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。所以整个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基本稳定,没有出现大起大落。相较于一些发达经济体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,我国一直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,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行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。

      从大势上看货币政策有效性,更多资金将流向中小企业、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。有效性来自针对性,来自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科学研判和精准发力。面对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的交织,货币政策创新在总量之外更关注结构性矛盾。比如,发展普惠金融,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“应延尽延”,支持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,让资金直达市场主体;发展绿色金融,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,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。此次降准将释放部分被冻结的长期流动性,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,提升银行体系的金融服务能力,可传导转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。

      货币政策稳定性有效性从实质上看,更深层次反映“跨周期”调控前瞻性。今年以来,受国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,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,一些企业存在成本上升等生产经营困难。包括准备金在内的货币政策手段,都体现了对资金结构的优化、对助企纾困预见性的引导。此次降准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,有利于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,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破除体制性机制障碍营造更适宜的利率水平和货币金融环境,更好支持实体企业中长期战略性转型升级。

    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金融工作和货币政策保持稳定性有效性的担子重、责任大。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,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,就一定能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、健康发展,让金融活水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。

      周人杰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货币政策更重灵活性 新一年还存降准降息可能

      2020年01月06日17时47分
    • 货币政策如何灵活适度 体现在“量”和“价”上

      2020年03月17日09时07分
    • 下半年三大看点|雄安处处体现高质量高水平

      2023年07月06日11时21分
    • 降准、结构性降息接连落地之后 货币政策工具箱空间还有多大

      2022年01月26日09时39分
    • CPI走高"掣肘"货币政策? 央行新年降准已给答案

      2020年01月13日09时48分
    • 国常会: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

      2022年11月24日08时41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